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审计机关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应改革之需,顺时代之势,自觉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思路、斗争的精神,自觉把审计工作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场景、大格局、大目标中谋划实施,推动创新破题、发展破局,勇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护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对标对表”的政治自觉
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牢牢把握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始终坚持审计工作正确方向,坚决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中心工作落实落地。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审计监督的最大信心和最大底气。推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积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定不移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
坚定改革方向。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我市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处理好经济监督与政治监督的关系,做到常学常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把准改革方向。
坚持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是审计推动改革发展的关键。深化“五同五抓”工作机制,将党建与审计业务同学习抓思想同心、同部署抓目标同向、同落实抓工作同力、同检查抓对标对表、同考核抓激励担当,推进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强审暖审”行动,用好集中整训、“审计讲堂”等载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对标中心服务大局,扛起“推动改革”的审计担当
服务中心大局、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做深做透做实审计项目来实现。必须注重发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引领作用、重大审计项目的载体作用、审计成果的决策参考作用。以高质量审计项目为载体,找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盯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十项重大工程”和“港”“廊”“链”主战场,高质量做好“经济体检”,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展现更大担当。
紧盯改革攻坚加强监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要充分发挥审计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密切关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等重点领域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剖析改革措施不落地、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问题,真正做到以审计监督纵深推进改革,以改革精神提升审计质效。
紧盯资金使用加强监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审计应发挥好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密切跟踪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关注未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问题,以及财政稳健运行、金融机构风险、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情况。敢于揭示财政领域重大改革推进、重点政策落实及财政资源统筹管理、财政收支运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重大风险,在推动盘活沉淀资金、整合闲置资产、科学安排项目等方面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促进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紧盯共富优享加强监督。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以推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为目标,持续加大对民生政策、项目和资金审计监督力度,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最后一公里”。重点关注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文化建设发展资金、对口援疆、东西部协作等情况,持续加大审计力度,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紧盯公共权力加强监督。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抓改革,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关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政绩观偏离问题,着力揭示在重大项目招引、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招标投标等领域存在的权力运行不规范问题,坚决查处政商关系不清、以权谋私侵占群众利益、违规决策侵吞国家财产等违纪违法问题,推动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及时纠偏。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筑牢“效能跃升”的硬核支撑
着眼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方法推动制度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成效。
提升管理强战力。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审计“经济体检”作用发挥,唯有提高全程管控、全链规范水平,才能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坚持突出审计质量为要,深入开展“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结合审计规律和工作实际,完善全流程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对项目计划管理、项目实施、项目审理、成果运用等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进一步推进审计实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效率和效能。
深化穿透提张力。打造审计领域的数字监督场景,能有效提升审计的精准度和穿透力。坚持积极探索“数据为先、项目为王、资金为要、安全为底”数字审计研究新模式,针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新形态、新规律,创新应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手段,打造智慧型审计新平台、新场景,强化穿透式审计,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追根溯源,研究提出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决策参考。
贯通协同聚合力。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是提升审计监督质效的现实需要。依托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等平台,健全信息沟通、协调配合、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等其他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促进各类监督释放叠加效应,增强“自我革命”整体合力。
标本兼治出效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推进“治已病”与“防未病”取得双重实效。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动态跟踪、典型案例复盘分析和严肃追责问责等长效管理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和审计机关的督促检查责任,推动“点上整改”转化为“面上突破”,真正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规范一类工作”。
四、厚植人才兴审沃土,激发“能审善计”的强劲动能
审计队伍自身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关乎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审计队伍建设,提出“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的重要要求。审计机关要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从严从实练内功、稳扎稳打提技能。
敢审敢严勇担当。审计以揭示问题为天职,敢于斗争是审计干部的鲜明特质。要始终站在对党绝对忠诚的高度,发扬斗争精神,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坚持敢审敢严,把问题原原本本揭示出来;坚持敢说敢言,把问题原原本本报告上去。
知行合一强本领。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锚定审计实践“主战场”,持续提升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的看家本领。坚持实战导向、强基导向,一线培养、一线锻炼,把审计一线作为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的“第一跑道”,有计划有重点地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审计干部安排在重大审计任务最前沿、攻坚克难最前哨,通过递进式培养和多岗位历练,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勤廉并重树形象。立德修身、干事创业,既要崇廉,也要尚勤。审计机关要树牢“实诚实干实绩”导向,强化“晾晒”比拼,充分发挥审计骨干、业务能手的示范带头作用,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巩固提升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新时代机关效能革命,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不断强化清廉审计建设,始终以高于别人的标准、严于别人的要求监督自己,全面从严管理审计队伍,守护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