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主题式整合,直击湖区办事的“堵点”“痛点”,打破部门壁垒,重塑审批流程,推行涉水审批、水利基建项目、内陆渔船多证联办审批事项集成办理,实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打造了“一件事一次办好”**样板。
突出“三个强化”,实现“涉水一件事”一体集成。强化事项集成。**县全面梳理涉水审批事项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洪水影响评价”“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等4个高频审批事项整合成涉水审批“一件事”,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涉水“一件事”审批改革的细化实施方案。强化报告集成。创新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涉水一件事”综合评价报告制度,将多个涉水审批事项需要编制的评价报告进行整合,在评价报告中设置水土保持、取水许可、洪水影响评价等专篇,实现报告编制由“单个考虑”“串联”逐项推进,变为“整体研究”“并联”一体化推进。强化“多合一”集成。将原来分别进行的现场踏勘、专家评审、报告编制、证照发放进行整合,实行一次性现场踏勘、一次性专家集中评审论证。审查通过后,统一出具“多审合一”批准文件,实现“评估报告合一、现场踏勘合一、专家评审合一、批准文件合一”“四个一”审批模式。推行涉水审批“一件事”后,审批环节由4个压缩为1个,报告编制资料共享率提高60%,编制时间缩短40%,全事项审批承诺时限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突出“三个打包”,实现“水利基建项目一件事”一链通办。“打包”服务。创新实行涉河项目中介机构“联合体”,各中介服务机构对开工前涉及的各项报告编制深度介入、整体把握,联合体成员中介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变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中介服务“一对多”为“一对一”,一站式打包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中介服务,服务效率提升1倍以上。“打包”审核。根据企业需求,企业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批事项进行申报,在事前辅导成熟后,将“一件事”所涉及的多部门材料精简去重,优化整合为“一张表单”,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企业申请材料分别推送至各事项审批人员,通过一网申报、信息共享、同步办理等措施,避免材料重复提交、信息重复采集,各部门协调联办,做到无缝衔接,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审批环节从6个压缩为1个,全事项审批承诺时限由2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经测算,可为企业节约前期工作费用达30%以上。“打包”发证。对单独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及环评登记表的项目,实行“即报即批”,无需组织现场勘查及专家评审。对专家评审过程中未审查通过的事项,审批部门靠上指导,按照有关规定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单独进行申报;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出具审查通过的批复文件,涉及的水行政许可、环评审批文件作为批复文件的附件,一并发放,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集成办理、同步发证”,**县大运河(城区段)保护开发等3个项目通过“水利基建项目高效开工一件事”模式完成办理审批。
突出“三个直达”,实现“内陆渔船多证联办一件事”一证办结。宣传直达。按照属地原则,依托渔村干部、重点渔村信息员,入户发放《渔船检验(或变更)申请表》和《渔船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组织渔船所有人或代检人填写,提前告知船检所需材料、检验时间、检验地点及相关流程,设立公布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释惑,动员群众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流程直达。申请人携带所需申请材料,直接到所属乡镇渔业执法中队提交填写好的渔业船舶检验(或变更)申请表,渔业主管部门将4个证书办理事项整合优化,所有业务一次办理,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办成”。工作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压减80%,有力破解了困扰渔民多年的“办证难”。服务直达。将“内陆渔船多证联办一件事”窗口前移至渔港、渔村、码头,在渔村设置验船点,统一时间、集中办理,建立“预约下乡办理”、“全程跟踪对接”机制,直接为渔民提供面对面服务,对关键环节提前介入、及时提醒,渔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事”。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