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尤其是由农村迁入城市集中安置群众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权益,向其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我市建立“三个一”便民服务机制,对搬迁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他们更好融入新环境,享受幸福新生活。
一、“一张清单”说清“怎么办”
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内容繁琐等问题,我市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乾州街道吉庄社区安置点、峒河街道水畔铭城小区安置点,对群众办理需求大、使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调研,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将涉及民政、人社、医保、卫健、教体、公安、残联、退役军人等部门的34项行政审批类事项分类梳理,制定出《市易地搬迁安置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明确均可由搬入地社区(村)及街道统一承办,列出事项办理方式、办理机构(地址)、责任单位、办理时间、咨询电话等。同时在安置点醒目位置摆放清单宣传广告、张贴宣传单,开展政策宣传讲座等,让安置区服务点及社区熟悉掌握办理流程。通过“一张清单”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不知“事在哪办、找谁办、怎么办”的困扰。
二、“一门服务”解决“来回办”
出于对老家土地的依恋,搬迁入城的大多数家庭把户籍保留在迁出地,他们在办理部分行政审批类事项时需在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两头跑”“来回办”。我市体贴搬迁户的情感依托,在各安置点设置“一门式”政务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帮办、代办。该市积极协调,对“人户不统一”的搬迁户申请事项,让各部门间数据共认、共享、共用,优化办理程序、简化办理要件。现低保申请与认定、临时救助、高龄补贴发放、贫困学生入学补助等原需在迁出地办理的相关事项,均能够在迁入地办理,针对少数确实需要迁出地提供有关手续的事项,搬迁群众自行办理有困难的,则由安置区服务点干部代为办理,全程负责处理解决各类问题,切实做到“一门式”高效办结。截至目前,安置区服务点共为345户“人户不统一”家庭帮办、代办事项,7户顺利完成低保评定、11名新生申请得到入学补助……让搬迁群众“只进一扇门,可办更多事”。
三、“一支队伍”实现“高效办”
为解决安置点干部对政务服务流程和要求不熟悉等问题,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人社、民政等部门联合乡镇(街道)定期深入安置区开展“一对一”政务服务业务培训服务。各部门选派业务骨干,创新性地采取上门服务、精准对接的培训模式,面对面、手把手地为服务点代办人员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和操作演示,确保每位代办人员都能成为群众办事的“贴心人”和“行家里手”。今年,开展安置点政务服务办结事项培训4期76人,培养了一支懂政策、会操作、善服务的代办人员队伍,为“一门式”便民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