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强化市校合作,今年2月与**农业大学签署《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市校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实施科教兴农“三小”工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精心选育“支农小队”,开拓乡村人才资源新空间。锚定产业需求精准“选”。围绕“一乡一品”,针对各乡镇产业主体和市场需求,按照“专业匹配、优势互补”原则,从**农业大学精准选派188名硕士以上优秀研究生入驻94个乡镇。当好桥梁纽带用心“育”。充分发挥支农小队纽带作用,通过田间指导、农技培训、农技咨询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将乡镇农技员、种养大户、返乡青年等组成新农人学习小队,推动形成定期指导与精准服务、学习培训与双向互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先后培训1万余人次,涌现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强化问题导向科学“解”。支农小队坚持知识推广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重点聚焦现实问题开展支农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调查走访种养大户、经营主体、涉农企业3000余户,收集问题500余个,现场解决问题300余个。
精准打造“科技小院”,构筑乡村科技赋能新场景。建好一批科技小院。出台《**市市级科技小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科技小院的主要任务、目标考核、重点措施,围绕**“国际种业之都”建设,以项目化的形式、“一院一品”的特点,在水稻、水果、蔬菜等农业制种和畜牧业良种繁育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充分激发地方、高校、企业等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先后建成市级科技小院21家。推广一批农业技术。通过选派研究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以“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开展调查研究,以“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业农民,抓技术推广、抓农机配套、抓规模经营、抓防灾减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和因产业制宜,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先后推广新品种45个、新技术52项。攻关一批科研难题。坚持从生产一线选题,聚焦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产业技术攻关,让科研成果在田间转化出实效,真正做到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先后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6项,解决产业技术问题40余个,发表论文或专利11个。
联动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小区”,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把成果转化到创新链。合作共建“**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分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困点和堵点,以及高校科技成果,建立技术“供需库”。分领域、分层次组织科技成果路演和校企对接座谈会,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先后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和校企对接活动3场次,150多家企业参与了对接活动,统筹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小区15个。把成果运用到产业链。加速技术落地,通过“一条龙服务”、“一站式体验”、“一揽子优惠”,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登记备案的技术合同达330项,成交额突破50亿元大关。把成果连接到金融链。出台《**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设立20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推出近30款线上线下以知识产权为主的信用贷款产品,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140家次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2.3亿元,切实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