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再思考

2024-04-23 | 阅读 : 71 | 下载量 :0 投诉   

1929—1933年期间,全球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这场大萧条发源于美国,随后快速席卷全球,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至暗时刻。 

股市崩盘触发失业率飙升 

1920年代,美国经济一片繁荣,身处咆哮的二十年代。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缓慢,信用消费文化盛行,家庭和小企业等小额借款人债务急剧增长,国家债务积压严重。同时,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泡沫日益膨胀。1929年,美国有200万至300万家庭把钱投入到股市,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买卖股票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爱好,整个国家都沉醉其中。 

192910月,华尔街股灾给了美国沉重一击,股市在经历了5年狂涨之后突然大崩盘,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根据穆雷·罗斯巴德所著《美国大萧条》的记述,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10亿美元,下降到了1932年的410亿美元,接近腰斩;工业产值下降了47%,真实GDP下降了30%;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下跌89%,全美国银行倒闭将近一半。这些数字的背后,15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最高达到26.7%,有900万个储蓄账户被清空。 

大萧条最初在美国爆发后,迅速蔓延到欧洲、北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于1930年出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增加商品进口税,各国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结果是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深远而沉重的打击。 

大萧条的影响不仅仅囿于经济领域,也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极大冲击。经济大萧条期间民众普遍陷入贫困,生存底线不断被压低,民众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秩序难以维持。贸易保护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内部矛盾和分歧不断被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国内极端民粹主义抬头,不断鼓吹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危机根源 

大萧条最初的导火索原本只是华尔街的一场股灾,但是却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重大经济社会危机,是诸多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总需求下降引致危机爆发。在华尔街股灾后,信用融通环境恶化,市场流动性紧缺。然而,美联储采取消极的货币政策,加重了通货紧缩程度,导致居民和企业需求大幅降低。同时,实际利率的提高,使得中小企业、农场主和普通家庭的融资成本增加,更容易出现信贷违约、破产或失业,总需求迅速下降,造成工商业衰退,大萧条全面爆发。 

金本位制度加速危机传播。1929年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受该国黄金储备量的限制。理论上,金本位具有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遏制通胀或通缩的自动调节机制。但实际上,黄金盈余国在大量黄金流入时,往往采取冲销措施,阻止本国扩大货币供应量,金本位的自动调节机制就会失效。尤其是美法两个主要黄金盈余国出现通货紧缩,引发了国际性的黄金争夺大战,造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 

总供给不足延长危机持续时间。总供给与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物价水平的下降会直接引致总供给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工会、劳动合同与政府最低工资法规等因素存在,名义工资具有黏性特点,不能及时地根据价格变化进行彻底调整,再加上突然的通货紧缩,导致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增长而超过市场均衡水平,迫使企业劳动力需求减少,进一步抑制了产出,更加不利于经济复苏。 

启示 

大萧条持续影响着经济学家的信条和施政者的决策,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对大萧条的再思考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防范过度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大萧条发生前美国采取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大规模信贷扩张,而泛滥的信贷引发了股市泡沫和投机狂热,这成为大萧条的导火索。因此,必须将信贷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此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一是保持宏观杠杆率平稳,高度关注宏观杠杆率运行态势,警惕并避免经营主体承担超出能力的负债。二是限制过度投机行为,引导资本在市场的规范运作,防止资金空转、脱实向虚,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三是建立有效的货币发行、流通和调控体系,保障对信贷的动态控制,实现从货币到金融的广泛稳定。 

控制缩小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大萧条期间最突出的矛盾是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其根源在于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量投资扩大生产,而大多数人消费能力有限,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应通过制度变革,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带动全社会有效需求提升。一方面,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确保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保障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累进的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手段适度抑制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张,将这些税收更多用于对低收入居民的公共福利、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 

坚持贸易自由化,维护世界市场有序运行。大萧条与其他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其关键原因在于危机期间美国颁布了新的关税法,极大地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由此引发多国之间的贸易战,导致世界经济全面恶化。因此,要避免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按照规则和共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避免经贸摩擦升级。要坚持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维护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文洋 李佳卉

来源:学习时报

阅读量: 71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推荐阅读

    文章排行

        二维码

        1. 微信订阅号

        2. 联系客服